農博會一號館裡的吉林農業之變

8月15日,第十六屆中國長春國際農業·食品博覽(交易)會進入第五天,展會現場仍然人氣爆棚。

一號館,吉林省品牌農業館。作為本屆農博會的“重磅”展館之一,聚集著吉林省內最優秀的農業品牌,諸如吉林大米、長白山人參……一大批優質商品在這裡展示展銷,吸引眾多參觀者。

“農”是吉林省的重要標簽之一,“明星”農業品牌集中亮相一號館背後折射出瞭什麼?品牌農業浪潮下的吉林農業之“變”,或許是最好的答案。

民以食為天,中國人的飯碗,吉林大米貢獻不小。

對於優質大米的概述,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中國大米看東北,東北好米在吉林。

在吉林大米展區內,小町米、富硒米、珍珠米……優質吉林大米產品達百餘種,而在一旁的“吉林大米VR體驗農場”裡,吉林大米同樣被多媒體互動展示,虛擬現實間,向觀眾詮釋著吉林大米“好吃、營養、更安全”的品牌內涵。

現場客商雲集,銷售火熱。

“現在吉林大米太火瞭,你去北上廣一線城市的超市逛一圈,就啥都明白瞭,品牌非常厲害,百姓特別喜歡。”站在吉林大米展區內的上海商人薛春光透露,今天來這裡尋找合作機會,重點就是吉林大米。

展館內吉林大米受青睞

揚名天下的吉林大米,為何能得到市場的高度認可?這一切,與品牌建設密不可分。

吉網、吉刻APP記者在采訪中瞭解到,作為糧食供給側改革的樣本,眼下吉林大米品牌建設碩果累累。

可誰能想到,幾年前吉林省“好米”卻賣不上“好價”。

吉林是糧食大省,是全國優質粳稻主產區,現階段全省水稻占東北三省一區的24%,但由於種種原因,水稻的資源優勢沒有轉化為產業優勢,大米的品質優勢沒有轉化為效益優勢。

“吉林大米無論從生態環境、氣候條件、種植技術和歷史文化方面看,都有優勢。”吉林大米品牌推動者薑連武表示,但在過去由於標準低、品種多、品牌雜,農民收入和企業效益都不理想,市場認知度也低,不過隨著吉林大米品牌整合,一切都發生瞭變化。

薑連武口中的變化,其實是指2013年,吉林省委、省政府做出加快推進吉林大米品牌建設,全面實施“健康米”工程的戰略部署。

幾年來,吉林省立足實際,瞄準市場需求,整合資源,系統謀劃,著力實施吉林大米品牌建設“五個一工程”,即集中打造一個核心品牌-吉林大米;組建一個產業聯盟-吉林大米產業聯盟;搭建一個電商平臺-吉林大米網;制定一套標準體系-吉林大米系列質量標準;建立一個營銷網絡-吉林大米直營網絡。

目前,吉林大米品牌影響力已經初步顯現,形成瞭具有吉林區域特點的東部火山巖大米、中部黑土有機大米、西部弱堿大米三大系列以及吉林稻花香、吉林長粒香、吉林圓粒香、吉林小町四大品種。

吉林大米品牌強勢崛起

品質決定價值,當下吉林大米已經成為吉林省引以驕傲和自豪的“白金名片”。

吉林大米獲得市場認可,農民笑瞭。

“車子、房子都是咱吉林大米給的。”梅河口曙光鎮西太平村金福勇告訴吉網、吉刻APP記者,過去打工一年到頭1萬元收入,現在種植80畝綠色水稻,年收入可達10萬元。

生意好瞭,企業品牌溢價也提高瞭。

據瞭解,吉林大米產品暢銷全國,每斤售價從幾元到百元,品類也從有機到無機。

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吉林省水稻加工業產值為240億元,到2016年這一數字提高到280億元,增加的40億元,僅大米品牌建設就貢獻瞭38億元。另外,品牌建設對農民收入提高也是顯而易見的,2013年以來,全省水稻平均價格每斤比最低收購價高0.1-0.15元,按85億斤市場流通量計算,年綜合增收10億元以上。

正如中國糧食行業協會副會長郄建偉所言,吉林大米品牌建設適應市場消費升級需要,是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鮮活樣本。

長白山人參的品牌之路

與吉林大米一台中中古設備收購樣品牌閃耀的,還有長白山人參。

食品、保健品、化妝品、生物制品,在本屆長春農博會上,長白山人參品牌展區,絡繹不絕的參觀者,足以說明其品牌影響力。

據展區工作人員介紹,本屆農博會,長白山人參區域公用品牌旗下的人參品牌產品和省內名優人參品牌產品悉數亮相。

“用人參可以深加工這麼多產品,長白山人參品牌現在是全產業鏈啊!”在長白山人參品牌展區,長春市民趙秀敏看到人參系列產品後如是說。

人參是個寶,素有“百草之王”美稱。

數據顯示,中國是世界上人參生產大國,產量約占世界總產量的70%,產區主要分佈在東北三省,其中以吉林省為主,全省人參產量約為全國總量的85%。

但和吉林大米的當年情形類似,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沒有形成品牌優勢,人參產品附加值低,處於低端原材料市場地位,好人參賣不上好價錢。

正基於此,急需品牌破題。

近年來,吉林省大力推進品牌建設,以堅持種植標準化、加工精深化、經營產業化、監管規范化的發展方向,調整產業結構,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全面推進人參食品、保健品、化妝品、藥品及生物制品全產業鏈開發,推動人參產業集約、高效、安全和可持續發展。

人參深加工產品

在此背景下,吉林省參茸辦牽頭註冊瞭“長白山人參”品牌,吸引實力企業加盟,走出一條品牌之路。

作為人參產業的區域公用品牌,眼下“長白山人參”品牌已經迅速崛起,並為吉林人參產業未來發展鋪就品牌引領之路。預計到2020年,人參產品精深加工比重達到50%以上,人參產值將達到1000億元以上。

事實上,吉林大米和長白山人參,隻是一號館內吉林農業品牌成功的縮影,同樣優秀的品牌還有很多。例如,吉林雜糧雜豆、吉林長白山食用菌、吉林食用玉米、吉林肉牛、吉林乳制品,也在品牌建設下,實現價值再提升,頗受市場認可。

雜糧雜豆商傢現場推介

吉林長白山食用菌展示

見當下,謀二手設備買賣未來。

吉網、吉刻APP記者在采訪中得知,目前吉林省高度重視農業可持續發展,提出加快“五大發展”特別是綠色發展,切實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和品牌建設,大力推廣標準化生產,增加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產品供給。

未來,吉林省還將著力打造一批“吉字頭”的優質農產品特色品牌,除吉林大米品牌外,推進吉林長白山人參、吉林雜糧雜豆、吉林放心肉品牌建設的基礎上,集中打造吉林玉米、吉林山珍、吉林林蛙、吉林生態魚等品牌。

一組數據,或許能更為清晰地描繪吉林農業品牌化的強勢動能。

據統計,吉林省每年新認證產品數量都保持在300個以上。截至2016年末,全省“三品一標”產品達到1593個。其中,綠色食品628個,有機食品97個,無公害農產品853個,農產品地理標志15個。“三品一標”面積1036萬畝。今年省綠色食品辦公室工作目標是新認證“三品一標”產品400個,基地面積達到1150萬畝。

台中中古設備買賣 推進品牌農業建設,對吉林農業發展有何意義?

“農業品牌化,對吉林省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將起到巨大的牽導和推動作用,同時為農業品牌更好地唱響全國,走向世界積蓄力量。”吉林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王占國在接受吉網、吉刻APP記者采訪時表示,通過品牌化發展,對提高農業綜合效益,促進農業發展、為農民增收帶來利好。

長白山綿延,松花江橫穿,沃野千裡的黑土地,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推進的背景下,吉林農業正在發生一系列積極而深刻的變化!

吉網 吉刻APP記者 欒喜良 攝影 羅浩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一川抽水肥清理行|台中抽水肥|台中市抽水肥|台中抽水肥推薦|台中抽水肥價格|台中水肥清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mo285c2v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